據江蘇省植保植檢站近期接連發布的植保信息,今年稻縱卷葉螟遷入早,遷入蟲量大,細菌性條斑病見病早,而近期多雨,非常有利于這兩種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,應加強防治。
稻縱卷葉螟在蘇南、沿江地區遷入早、蛾量高,6月中旬以來出現1~2個明顯的遷入峰。預計淮南大部將達偏重以上發生,蘇南、沿江等地將達大發生程度,防控形勢較為嚴峻。
稻縱卷葉螟危害形成較多白葉
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是全國植物檢疫性病害。據各地監測,6月底以來,該病已在淮安、徐州、宿遷等老病區陸續查見,見病時間較常年提早。盱眙縣6月28日在老病區的春茬雜交稻上最早查見,比去年提早12天,為近5年最早的一年,且病情逐日上升趨勢明顯。7月上中旬,邳州、泗陽、宿豫等地老病區陸續零星見病。
資料鏈接
水稻細菌性條斑病防控形勢嚴峻
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是全國植物檢疫性病害。據各地監測,6月底以來,該病已在淮安、徐州、宿遷等老病區陸續查見,見病時間較常年提早。今年我省梅雨期間多強降雨天氣,加之田間菌源充足,十分有利于細菌傳播,結合下一階段天氣預報,預計我省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有重發趨勢。各地要進一步加強疫情監測與預警,落實防控關鍵技術,強化宣傳指導,及時開展科學防治,嚴防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的擴散和危害。
一、發生情況及趨勢分析
1、發生情況。今年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發生較常年提早,盱眙縣6月28日在老病區的春茬雜交稻上最早查見,較去年提早12天,為近5年最早的一年,且病情逐日上升趨勢明顯。7月上中旬,邳州、泗陽、宿豫等地老病區陸續零星見病。據調查,目前全省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發病范圍涉及4個縣(市、區)、4個鄉鎮。
2、趨勢分析。一是田間菌源充足,近兩年我省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發生范圍擴大,發病點增多,為病害流行提供了充足菌源;二是品種抗性差,目前我省雜交水稻種植品種多以徽兩優、Y兩優、C兩優、隆兩優等為主,均是感病品種,后期病情有暴發流行的可能;三是氣候利于發生,我省6月中旬以來強降雨頻繁,雨量明顯偏多,稻田水串灌、漫灌情況普遍;據氣象部門預報,未來10天我省降雨仍將持續,有利于病菌擴散蔓延和再次侵染。綜合分析菌源、氣候、品種及生育期等因素,預計下階段疫情有加重發生趨勢,防控形勢嚴峻。
二、防控措施
前一階段,各地通過宣傳培訓、現場觀摩、及時發布預警等方式,指導農戶種子處理、帶藥移栽,取得較好防效。下階段各地要進一步落實關鍵措施,新病區及時采取措施鏟除疫點,老病區要逐步壓控發生范圍,減輕發生危害,確保疫情不惡性擴散。
一是強化疫情監測預警。雜交水稻種植區要組織開展全面普查,徹底查清疫情的發生分布,特別是水稻制繁種基地要嚴格檢疫,做到一塊田不漏。已發病田塊及周邊區域要開展定點定期監測,準確掌握疫情發展動態,做到早發現、早預警、早防控。
二是及時開展科學防控。大田出現病斑及時施藥防治,可選用噻唑鋅、噻霉酮、噻菌銅、氯溴異氰酸尿酸、解淀粉芽孢桿菌LX-11等藥劑進行交替輪換使用,用足藥量水量。對大田的發病中心要由外而內進行噴藥,遇臺風、暴雨后及時進行補治。雜交水稻制種基地和上年發病田塊可在抽穗前施藥主動預防。加強肥水管理,避免串灌、漫灌。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,有條件的地區可使用無人機防治。
三是加強技術宣傳指導。多渠道、多平臺普及水稻細菌性條斑病防控知識。在防控關鍵時期,發病區要組織檢疫人員深入田間,指導農民選對藥劑品種、用足藥量,采取正確的施藥方式開展科學防控,使得農民真正掌握正確的防治技術。
資料來源:江蘇植保信息2020年第21期